航铁集团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波音飞机公司的全球协同式信息系统(一)

波音787的生产改变了传统方式,真正实现了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同,这昭示了其传统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变迁。支撑这种变迁的根本性力量是IT系统。波音CIO是怎么实现这点的呢?

 

几乎有关波音787的一切都如此与众不同——从飞机建造所用的尖端材料和电子元件,到设计、装配工艺的技术运用,一切都非同寻常。这家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着一成不变形象的百年老店,随着其新一代飞机的生产,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商业模式

拥有550亿美元资产的波音公司坐落于芝加哥,是全球航空制造业的巨擘。在新一代的787飞机设计和制造上,波音与其全球伙伴达成了史无前例的协同,是波音史上完工最快、造价最低的一次。这一切都缘于波音公司新的商业之道:波音不再是一家单纯的飞机生产商,还是一家高端的系统集成商。波音公司副总裁兼CIO斯科特·格里芬(Scott Griffin)一语中的:“我们是一家技术型公司。”

波音此次商业模式的巨变,不仅仅在于提升生产效率,削减制造成本,还将新一代机型的设计和开发成本分摊至其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并建立了全球性的合作体系,由此也推动了波音飞机在全球的销售。

一直以来,航空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大抵如此:由飞机制造商(如波音公司)制定总体的设计图,再由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材料部件。制造飞机所需部件从四面八方运至靠近西雅图的波音装配工厂。然后,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对所有部件进行工序繁琐的校验、装配、测试和改善。

对于新的787飞机,波音摈弃了原有商业模式。在新的模式下,所有的零部件依然是由全球合作伙伴制造,但以后步骤不同:通过一个由波音公司维护的计算机模型(于波音公司内部防火墙之外)进行虚拟装配。格里芬说:“我们有不同的人员制造不同的部件,每样部件均产生相应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部件的组装和校验工作得以实时进行。”最后,组装完成的各机体部分被放入三架747专机,运送至波音公司在华盛顿西北部的埃弗雷特工厂。由于采用了在线商业制造模型,波音公司如今可以放心地将整个制造流程交给其全球伙伴完成,包括从最初的设计创意到最终的机体制造。

787的设计由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和美国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格里芬说:“这不只是简单的PowerPoint 或是SharePoint协同,或是查看二维图纸以确认是否进行合同投标。这是诸多方面的有效协作,包括日本的大型重工、俄罗斯的设计中心以及波音的埃弗雷特工厂。这才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所在。”

“事实上,这种协同占去了整个生产流程的大部分时间。” 格里芬补充说:“我们大部分的成本节约也恰恰在此。”这种竞争优势对波音公司而言极为关键。在当今的国际航空制造业市场上,位于法国图卢兹的空中客车公司正日益成为波音公司在客机制造方面的强大竞争对手。目前,波音公司新的787“梦想客机”已经获得了27条国际航线的291家公司订单、88份订购意向,客位从250330人不等。目前787的定价:大约每架飞机1.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