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铁集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之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靠接触网送来的电流作为能源,由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的车轮。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热效率高、速度快、过载能力强和运行可靠等优点,而且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和隧道多、坡度大的山区铁路线。

1.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力机车的研制和生产从1958年开始,其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即1958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是仿制国外机车,在此基础上生产出韶山型客货两用交-直电力机车。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我国成功研制出国产相控电力机车,机车功率进一步提高,代表车型有韶山3型电力机车和韶山4型电力机车。其中,韶山3型电力机车采用级间调压方式,韶山4型电力机车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全相控大功率电力机车。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在这一阶段,我国在消化、吸收与引进机车技术的基础上,对已开发的机车进行了技术改造,并结合我国传统的牵引电动机并联的主电路形式,相继开发出韶山5、韶山8、韶山6B、韶山7等型号的电力机车。

2.电力机车的分类

电力机车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的,接触网供给电力机车的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电流制不同,所用的电力机车也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直-直流电力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交流电力机车3类。

3.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是:接触导线上的电流经受电弓进入机车后再经过主断路器进入主变压器,交流电从主变压器的牵引绕组出来并经过硅机组整流后,向6台分两组并联的牵引电动机集中供应直流电,使牵引电动机产生转矩,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经过齿轮的传递驱动机车动轮转动。

 

 

 

 

 

 

 

电力火车的知识解析

1、电力机车由电气部分机械部分空气管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装置牵引缓冲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3、电力机车车体多采用底架承载式车体结构整体承载车体结构侧壁承载结构

底架承载式车体结构  由底架承担所有载荷,侧墙、车顶均不承载。侧墙结构较为轻便。由于底架需要承受车体的所有载荷,即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以底架结构比较笨重。这种车体主要用于工业用电力机车车体以及客车车箱。

侧壁承载结构  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侧墙骨架较为坚固,外蒙钢板也较厚,与车体底架焊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侧墙骨架采用型钢材或压型钢板制成框架式或桁架式两种结构形式。  桁架式侧墙骨架有斜拉杆,强度、刚度高于框架式侧墙骨架,但开设门窗不便,多用于货车,电力机车车体以及客车车箱的骨架多采用框架式侧墙结构。

整体承载车体结构  底架、侧墙、车顶组成一个坚固轻巧的承载结构,使整个车体的强度、刚度更大,而自重较小。

4、工矿用电力机车重量轻、车速低,故多采用工业电力机车车体结构

5、SS4改电力机车车体采用16Mn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压型梁与钢板焊接整体承载结构

6、每节SS4改型电力机车的压缩空气由一台VF3/9空压机供风,该空压机为四缸形排列两级压缩活塞式压缩机

7、电力机车主断最低工作风压为450KPa

8、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作用有承重传力转向缓冲功能。

9、机车转向架的车轴数越小在小半径曲线运行性能越高。

10、三轴转向架固定轴距大,仅适合在大半径曲线运行。

11、SS4改电力机车轴重23t总重为184t,故仅用于货运。

12、SS9改电力机车轴重21t总重为126t,故仅用于客运。

13、机车转向架按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焊接构架铸钢构架

14、JM3型轮对踏面轮缘原始厚度为

15、JM3型轮对踏面轮缘最小厚度为

16、为减小磨损,齿轮传动比应选择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或是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

17、电力机车构架清洗,一般选用70~80c的碱水冲洗,然后漂净。

18、机车中修时,轴颈拉伤深度不得大于1mm

19、轮毂过盈量不足加热时,其垫板厚度不得大于1.5mm

20、轮毂过盈量不足加热时,其垫板厚度数不得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