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铁集团EIT内部总培训师朱美对航日常工作的支持与层出不穷对员工“加技能”

航铁集团总部以及旗下59个子公司员工培训总负责人,在这十年来一直留守航铁,负责员工的技能提高与航铁精神的培养,功不可没。EIT总培训师朱美说到:“EIT培训师这个职位有助于员工的成长,几乎每次对员工个人成长进行培训时,大家都会提到“教学相长”。这毋庸置疑是对个人成长非常明显的收益。但请注意:教学相长是基于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与学员的交流和互动的。教学相长对EIT而言,意味着要从学员的反应(通常是言语、行动)中去探寻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现差异时去询问他们的观点或是行为的成因,进而引导学习让学员掌握,没有互动而仅是EIT独自一人的长篇大论是很难实现教学相长的。事实上,除了可以让航铁学员掌握得到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借由培训来让员工获取更多的、深入的资源。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EIT,理由中一定包括:我们航铁集团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专家。但“专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需要实时补充新鲜的资讯和信息的,只有不断地更新“数据库”和“工具箱”才能持续保有“专家”的身份。这不仅仅是为了培训,更是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中做得始终出色。”

 作为EIT,航铁员工这几年来获得EIT内部总培训师朱美企业相应学习资源的倾斜。当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技能出现新动态时,公司立即安排朱美去安排员工我们去参加学习或培训,这使我们能够“与时俱进”且进步迅速。同时,朱美感悟能够收获一个很特别的信息渠道:来自学员的信息补给线。学员的提问,尤其是那些令我们一时语塞的提问可以促使朱美带领培训团队去搜寻更多的资料;学员的分享,有时会给EIT内部总培训师朱美些许刺激,激发培训师团队去探索新知;更有些学员,愿意在课下与培训师沟通交流,把自己所看到或是听到的一些关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与培训师分享。一个好汉三个帮,加入航铁,你们就是我们的孩子,培训师团队有义务带给你们好的未来。

作为EIT内部总培训师,朱美说到“我们的培训对象无外乎三类群体:本部门同事、本企业其他部门的同事和本企业合作伙伴的员工。而这三类人,基本就已经涵盖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协作的所有对象(实际上,如果我们和学员之间不存在任何工作上的关联性,也就不会安排我们去实施培训了)。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最不容易驳谁的面子,拒绝谁的要求,与谁因不同观点而剑拔弩张?父母、领导,还有就是……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老师!甚至有些时候老师的分量比父母、领导还要重一些。”

因为EIT的身份,朱美在航铁容易在日常工作中获得自己的“学生”的支持,无论是沟通还是协调,都会比单纯的同事关系或是合作伙伴关系来得轻松一些。获得EIT的身份,对于朱美而言绝不仅仅意味着收获“老师”的称呼那么简单,它至少还意味着我们能够从心理感受以及日常工作的角度获取大量的资源。 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来自学员的持久的尊重,永不消失的“老师”称谓;来自企业和上级领导、同事、合作伙伴的充分认可;课堂上和课后学员的反应与反馈,持续的成就感。从日常工作的角度:提高了跨部门协作的效率,获得信任和支持;降低了本部门政策、制度推行的难度,获得理性的建议。航铁集团培训师团队们加油,为我们员工的技能进行加点,航铁集团的“第二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