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铁集团每日资讯》未来十五年中国将出现“用工荒”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很少有人会把中国跟人力短缺联系到一起,几乎所有人都更习惯13亿人口大国这一固定搭配。当我们脱口而出中国人口总数世界第一,这是事实,但这一基数也意味着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进程,中国即将成为劳动力缺口第一大国,这也在逐渐成为事实。

根据联合国基于2015年统计的人口预测,中国人口总数将在203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接下来的15年里,总人口就会迅速降到2015年水平以下。从总数上看,2030年中国依然有14.15亿人口,似乎并不缺人,但这此时人口年龄中位数已经超过43岁,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50岁,即半数人口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

随着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和推进,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逆流动”的队伍正在壮大。事实上,近几年来沿海地区频频上演“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的结果。

大多数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体力劳动者学历水平普遍较低,薪水理应不高!殊不知,在欧美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工资是高于白领的。在澳大利亚,由于采矿业的蓬勃发展,采矿工人令人羡慕的高薪已经让很多悉尼和墨尔本的白领为之心动,他们纷纷脱下领带和西装,穿上工作服奔赴西澳矿场,做起了初级矿工,由白领转型蓝领,从此开始了他们全新的高薪酬蓝领职业生涯。

根据市场经济原则,供求关系决定价格,随着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当有限的人口无法满足大量体力劳动的需求,必然导致了蓝领工人急缺,蓝领工人的工资自然要水涨船高。所以中国目前的农民工工资出现一定的上涨合情合理且顺理成章。

所以,“用工荒、招工难”并不是高薪酬、好福利找不到、留不住员工,而是给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水平与其付出和劳动强度严重不匹配的必然结果,“用工荒”实际上是“用工权利荒”,农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

企业应该认识到靠压低用工成本取得利润的时代一去不返,从而努力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获利。政府也应将“用工荒”作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契机和动力,改革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享受和市民同等待遇。同时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服务,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促使农民工平等就业、体面就业、稳定就业,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