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铁集团有限公司大讲堂:不能虚开发票,诚实开票诚实报效

所谓未按规定取得发票是指企业的实际经营行为与取得的发票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受发票方与采购方(付款方)不一致,主要是指实际提供货物或服务的是乙公司,而开票的是丙公司,或实际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是甲公司,而接受发票的是丁公司。

 2. 开具发票的内容与实际采购货物(或服务)的内容不一致,主要是指实际采购的是礼品,而发票上的项目却是办公用品,也就是本文中部分电商开发票时存在的现象。

 3. 开票金额与实际采购金额不一致,主要是指开票金额大于或小于(小于的情况比较少)实际采购金额。这些现象对于开票企业而言,如果经确认属实,极有可能构成涉嫌违法的虚开发票行为,而接受发票的企业同样存在着接受虚开发票的涉税风险。

企业在日常报销时,如果没有严格把关,税务风险在短时间里可能不会显现,这与我国税务管理的模式有关。企业每个月报税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计算出来的财务数据自行申报,主管税务机关并不会来企业一一核实企业的申报数据是否都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如果企业违规,并且隐瞒了违规的事实,那么一旦有人举报,或者通过纳税评估发现企业的申报数据有异常,或者具体负责征收管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发现企业的财务数据有异常,则都有可能启动税务稽查的程序。如果企业被税务稽查局进行了稽查,则很多潜在的、隐匿的税务风险极有可能一并爆发。

    税务稽查有这样一个原则:查税必查票、查账必查票。所以企业的发票是稽查的重点。稽查中重点关注的一类费用发票就是办公用品和会议费。如果在稽查中,发现企业的办公用品采购都只有发票,而没有附具体的采购清单,则检查人员会要求企业提供具体的采购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就这部分采购内容去供应商处进行核查,如果企业企图作假,几乎一查一个准。

如果被税务局检查出有接受虚开发票的情况,若是增值税发票,首先企业必须把原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不得抵扣。其次,由于是接受虚开发票,则该张发票很有可能不得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不仅要补税,根据情节和涉税金额,还有可能存在罚款0.5倍到5倍的风险,还有从需要补税的日期算起的每天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更别说如果金额巨大、情节严重,企业法人和财务负责人及经办人员还存在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如果不想给企业和个人埋下税务风险的隐患,还是诚实地开票,诚实地报销。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这样都会比较安全。

税务小贴士:发票是指在纳税人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时,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我国对于发票的领购、保管、使用、缴销都有严格的规定。之所以严格,是因为我国实行以票管税。开票就意味着要缴税,收到客户的发票就意味着可以做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发票与税的关系如此紧密。发票与税的关联度极高,因此税务局对于企业没有实际业务而虚开发票,没有实际业务却接受其他企业虚开发票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行为。相关的处罚规定有:纳税人虚开发票,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拿到客户开具的发票后,如果吃不准真假,可以去发票正中上方税务监制章中注明的省市税务局官方网站查询。当然这只能查发票的真假,但如果是真票虚开,则在税务稽查的时候可以通过合同、运费、进库单、领料单、银行往来等资料查证。